混凝加藥是水廠處理原水的核心步驟,其效果直接影響后續沉淀、過濾和消毒的成敗。
傳統加藥依賴人工經驗調整,難以應對水質波動,而單因子混凝加藥控制設備流動電流儀通過實時監測膠體電荷變化實現精準調控,是現代水廠自動化升級的關鍵技術。
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SCM530流動電流儀在山東菏澤某水廠的應用。
山東菏澤某水廠主要水源是黃河水,其濁度、有機物含量、藻類、膠體電荷等受季節(汛期/枯水期)、降雨、上游活動影響顯著,波動較大。原水水質的不穩定性給傳統基于經驗或固定比例的混凝劑投加帶來巨大挑戰,容易導致投加不足(出水濁度/顆粒數超標)或過量投加(浪費藥劑、增加污泥量、影響后續工藝、產生消毒副產物前體)。
精準投藥: 根據原水中膠體顆粒表面電荷(ζ電位)的實時變化,動態調整混凝劑投加量,確保混凝效果。
穩定水質: 減少因水質波動導致的沉淀池/濾池出水水質波動,保障最終出水濁度穩定達標。
降低藥耗: 避免過量投加,顯著節約混凝劑(如PAC)成本。
優化運行: 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水廠自動化水平和運行管理水平。
核心位置: 安裝在混凝反應池之前,快速混合段之后。關鍵是要在混凝劑與水體充分混合后、絮體尚未長大的位置進行檢測。
取樣點: 通常從混合良好的位置引出樣水,經過SCM530的檢測單元后返回或排放。
實時監測: 連續、在線測量經過混凝劑作用后水樣中膠體顆粒的流動電流值。該值是水中膠體電荷(ζ電位)的間接、靈敏反映。
控制信號輸出: SCM530流動電流儀將測量的流動電流信號(通常為4-20mA或Modbus等)傳輸給水廠的加藥PLC或DCS系統。
閉環控制基礎:SCM530流動電流儀的真實信號與設定基準值進行比較。設定基準值代表了達到理想混凝效果時預期的流動電流值。
驅動執行機構:SCM530流動電流儀通過PID等控制算法,將PID信號傳輸給PLC/DCS系統,輸出控制信號給混凝劑投加泵(計量泵)或調節閥,實時增減混凝劑的投加量,使實測流動電流值穩定在設定值附近。
顯著降低藥耗: 這是最直接的經濟效益。通過避免過量投加,通常可節約混凝劑10%-30%。
穩定出水水質: 沉淀池和濾池的出水濁度波動減小,穩定性提高,降低水質超標風險,保障供水安全。
提升自動化水平: 減少人工干預,實現混凝過程的連續、自動優化控制。
減少污泥產量: 藥耗降低直接導致化學污泥產生量減少,降低污泥處理處置成本和環境負擔。
改善后續工藝: 減少過量混凝劑進入濾池,有助于延長濾池運行周期,減少反沖洗頻率;減少消毒副產物前體物。
快速響應水質變化: 對黃河水質的快速波動(如雨后高濁度、藻類爆發)反應更及時、更準確。
提升管理水平: 提供連續的工藝數據,便于分析運行狀況、優化工藝、積累運行經驗。
高濁度水影響: 極高濁度時,探頭可能易堵塞或磨損。
解決方案:加強維護頻率;安裝預過濾裝置;選用更耐磨探頭。
高有機物/高藻水: 溶解性有機物或藻類代謝物可能干擾電荷或附著探頭。
解決方案:加強清洗;結合其他參數(如UV254)輔助判斷或修正設定值;優化混凝劑類型。
設定值漂移: 水質成分長期變化可能導致原有設定值不再理想。
解決方案:定期(如每季度)進行燒杯試驗驗證和調整設定基準值。
設備故障/維護: 探頭故障或維護不當會導致控制失效。
解決方案:做好備件儲備;加強人員培訓;考慮冗余配置(對關鍵水廠);當SCD失效時,系統應能平滑切換到基于流量和濁度的后備控制模式。
SCM530流動電流儀在山東菏澤某水廠的應用,是實現混凝投藥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的核心技術手段,它直接響應水中膠體電荷的變化,是控制混凝劑投加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